
一、哺乳期断奶发情率的管理:
断奶发情率的管理是哺乳段很重要的管理目标,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管理目标的重要性,与哺乳段工作的联系。大家知道哺乳期母猪消耗过度对断奶再发情;非生产天数控制;母猪利用率;下胎次产仔;母猪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里要理解掌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和措施:其一是预防体损耗过大;其二用何种管理措施规避?
体消耗过大不单单是背膘损失大的问题,背膘只是衡量体消耗的一个标准,在现实生产管理过程中,断奶再发情表现往往并不是如此,有大部分眼观体框较瘦弱的个体,或背膘测量低于17mm的则表现出在正常的时间内发情,这也说明背膘损失大影响到了断奶再发情的观点不准确,在哺乳期泌乳代谢过程中损失量最大的应该是体脂肪、体蛋白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及微矿元素,脂肪和体蛋白流失多,补充恢复也快,维生素和微量及微矿元素流失少,补充恢复慢,而影响发情激素水平的恰恰就是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当损失量过大时失去了平衡,就需要补充到一定水平才可以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这种结果与哺乳期管理有直接关系,如哺乳期过长;带仔数量大;饲喂量不足都是造成断奶后长期不发情的关键因素,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灵活决定断奶时间;建立背膘测定的断奶标准;保证充足的泌乳营养。
尤其在夏季热应激加上泌乳代谢强度更大,要考虑额外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4%的预混料,添加量增加到5%即可起到一定效果。
二、饲喂量管理:
根据带仔数量,尤其对带仔多的个体,要根据断奶背膘标准灵活掌握断奶日龄,还要根据个体带仔多少,哺乳期的饲喂量也要按既定的饲喂标准给予不同的量。
哺乳期饲喂模式(单位:kg):
时间段
待产期
分娩当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饲喂量
3
0
3
3.5
4
4.5
5
6
7
饲喂曲线图:

在实际饲喂管理时,原则上设定标准是按每窝带仔10头标准设定的饲喂量,也就是达到最大采食量标准是:基础饲喂量2公斤,然后每带一头仔猪每天增加0.5公斤,10头仔猪就是7公斤的饲喂量标准,11头就是7.5公斤,9头就是6.5公斤。饲喂量要根据个体带仔多寡进行适当的增减。
以10头带仔标准,整个哺乳期的饲料饲喂总量根据断奶日龄不同饲喂总量如下(单位:kg):
哺乳时间 | 21天 | 22天 | 23天 | 24天 | 25天 | 26天 | 27天 | 28天 |
饲喂总量 | 124 | 131 | 138 | 145 | 151 | 158 | 165 | 172 |
三、规律增加饲喂量:
保证在泌乳高峰期顺利过渡到最大采食量,避免分娩后初期饲喂量不稳定造成伤食发烧。
四、舍内温度管理:
控制温度的上限以26度为最高值,21度为最低值,如果有保暖箱最低温度可以降低至18度,超过24度就会影响到哺乳母猪的食欲,达到26度以上就会严重影响食欲,在高温季节要通过降温,通风量来控制温度对母猪的影响,尤其是增加空气流量即可增加母猪空气交换量,可有效缓解高温的影响,不同的硬件要有不同的应对预案和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高温带来的影响,这些不能依赖药物改变夏季的产房母猪的高温应激综合证,罪魁祸首是温度,如果控制住温度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五、保证充足饮水:
在哺乳期是哺乳母猪生理的强代谢期,一切的代谢都离不开以水为媒介,消化食物;泌乳;排毒;排便等一切与生理代谢有关的活动都离不开水的参与,缺乏水分会引起采食量下降或不足;泌乳量小;严重危机健康,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在饲喂管理时大部分时间没有考虑到饮水量和采食量的关系,哺乳期到底应该饮多少水合适?饮水模式如下:(单位:kg)
此模式作为日常工作管理的参照和衡量标准,对饮水量进行管理,一定要让所有人对饮水量充分重视起来,并用管理标准进行控制!
哺乳时间
21天
22天
23天
24天
25天
26天
27天
28天
饲喂总量
124
131
138
145
151
158
165
172
饮水量
496
524
552
580
604
632
660
688
在分娩过程和分娩后的三天内,要进行辅助或强制饮水,这个阶段由于分娩体消耗严重透支,如果不辅助饮水很容易导致产后综合症的出现。当然不能忽视仔猪的补水,初乳中干物质要远远高于常乳,仔猪常常会感到口渴,因此生后的第二天最迟第三天要诱导仔猪自由饮水,方法:把仔猪饮水器支起,使水能够缓缓流出,小猪就会自动寻找水源,或人工辅助一次更好。
~~~~~~~~~~~~~~未完待续,下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