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篇,精彩继续!~~~~~~~~~~~~~~
六、饲喂间隔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饲喂量不足与饲喂时间和饲喂间隔有很大关系,正常情况下每次饲喂间隔不能低于3个小时,或一次采食量不高于3公斤,在高温季节饲喂间隔不能低于4个小时,而且一次最大采食量也会减少,所以想达到一个理想的采食量就必须保证饲喂间隔和合理的饲喂次数与饲喂时间,尤其是夏季的时候要避开炎热的气温时段,否则会造成更大的应激,在哺乳后期至少要每天饲喂三次。
七、乳仔猪成活率管理:
在哺乳期对母猪的一切管理都是服务于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成活率管理决定了基数数量和年度出栏目标,因此除了妊娠期,紧接着哺乳期窝均转出数量又成为一个关键指标,在制定成活率管理指标时,是基于年度目标所分化出的最低管理指标,只有完成既定的最低指标,年度目标才可以顺利实现!
在分娩后的一周之内是成活率管理的关键时期,分娩后的前三天是一周内的关键时期,分娩后12个小时内又是三天内的关键时期,尤其在产仔数量较多的时候,很多时候大家都忽视了分娩后12个小时内初乳的摄取量,尤其是体重较小的个体,充足的初乳决定了一周和后期仔猪的成活率及存活质量,在日常管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管理步骤:分娩过程中保证体重较小的仔猪优先吃足初乳;12小时内护理过程中主要保证体重较小仔猪固定乳头;分娩12小时内保证弱仔的自由哺乳(为了保证体重较小仔猪有充足时间摄取初乳,如有护仔栏可采取圈大留小,定时放大);过12小时后全部自由哺乳。
在哺乳仔猪正常死亡中,以饿死、压死为主要死亡原因,因疾病死亡的主要以拉稀为主,以某场某月份哺乳舍仔猪的死亡分类为例:
死亡分类 | 压死 | 瘦弱 | 病死 | 畸形 | 其它 |
数量 | 46 | 89 | 11 | 13 | 20 |
百分比 | 25.70% | 49.72% | 6.15% | 7.26% |
11.17% |
其中仅瘦弱死亡的比例就达到总死亡的50%;压死比例达到26%,充分说明在哺乳仔猪护理方面工作的薄弱;压死与哺乳舍得设备、母猪母性好坏、环境温度有关,当然弱小、体质较差的个体被压死的几率会更高!另外病死的(拉稀)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产房仔猪健康没有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畸形率死亡说明在选配上存在着一定的近交系数,随时注意育种工作的选配和优化;其他多与生产措施不当引起少部分不明原因的死亡,要进一步规范阉割,补铁,免疫的操作方法,避免和减少因生产措施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八、哺乳期仔猪增重管理:
在哺乳段的工作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管理目标就是断奶均重或断奶窝均重来衡量哺乳期的管理成绩,以下为衡量标准:
级别 | 1级 | 2级 | 3级 | 4级 | 5级 | 差级 |
断奶窝重(kg) | 75以上 | 70以上 | 65以上 | 60以上 | 55以上 | 55以下 |
断奶日龄(天)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日增重(g) | 250 | 225 | 205 | 185 | 165 | 145 |

补料对仔猪在哺乳期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对断奶后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补料成功则可以提高哺乳期仔猪500克左右的增重,但需要合适的设备辅助和大量前期的人工辅助和干预,在规模化生产时逐头人工补料并不现实,在日常管理上多数场在补料这个环节存在着一定的方法和工作流程的问题,往往造成大量的饲料浪费。
方法:自第五天起开始补料,前几天可用部分红萝卜切成小段,放置在补料盘,这样小猪在啃咬的同时会吃进少许饲料,或者是苹果块也可以,目的是通过小猪的习性,喜玩,嗅觉灵敏,红色敏感来诱导采食,每次投料不可过多,一天3次,等正式吃料时一天要保证3-5次的投料,可以始终保持饲料新鲜和减少浪费。自第五天开始补料,25天结束整个哺乳期每头仔猪的补料量,在保证不浪费的情况下,最大250克即可,如果补料成功有记录的可以采食870克。整个3周内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5—10天,这一阶段每天3次,补料时间为上午9-10点,下午3点,晚上9点;第二阶段11—18天,每天三次时间同上;第三阶段19—25天补料次数5次,时间上午8点;上午11点;下午3点;下午6点;晚上11点,最后一次补料的补料量是一天补料量的五分之二,这一阶段消耗料的量要大。在补料工作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时间固定;料型固定;少补勤添;加量稳定;保持新鲜。补料量模式和方法如下:
仔猪日龄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建议补料量(g) |
5 | 5 | 5 | 8 | 8 | 8 | 10 | 10 | 10 | 12 | 12 |
仔猪日龄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建议补料量(g) |
12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20 | 20 | 20 |
|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仔猪实际的补料情况,比如第二阶段实际为10克,然后以10克为基础进行规律稳定的增加补料,有利于保证仔猪增加补料量,这样符合仔猪的生理规律。
九、哺乳期健康管理:
在哺乳期健康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母猪,一部分是仔猪。这两部分工作的目标就是为哺乳期成活率的目标而服务,此处不再重复工作流程和防疫的工作,这些都要按照既定的工作进行,主要对用药的原则,方法和途径进行说明:用药的目的是起到防患于未然,是积极预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既定的工作模式,要切实了解本场威胁母子健康的病源,选择有效的药物和合适的阶段,减少用药期间的病源数量或阻断病源危害从而达到积极预防的目的,比如分娩前后对母猪的用药,要结合近一阶段哺乳期常见疾病和本场受威胁的病源,然后根据本场用药习惯(考虑耐药性问题)针对性的列出用药方案,如产房阶段常见副猪就要选择头孢类药物进行预防,如支原体危害较大就要选择泰妙菌素类的药物;如大肠杆菌危害较大就可以选择阿莫西林和粘杆菌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联合用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哺乳前期仔猪受病源危害的几率,同时还要根据仔猪发病的时间选择时机用药,比如10日龄易出现大肠杆菌,这样就可以把用于预防的保健时间改为第8天或第9天,而不是按既定的第7天。同时要有足够的用药时间来保证预防效果,用药剂量也要根据当时的体重结合采食量,进行公斤体重单位的用药核算,不是简单的每吨多少克。
哺乳仔猪的补铁:出生仔猪由于自身铁元素储备不足(30毫克)和母乳中的铁元素含量远远低于需要量,仅够生后3天的消耗,如不及时补充就会影响到哺乳仔猪的健康,因此在第二或第三天可以注射一次补铁针,每头每次100—150毫克,如有加硒元素的铁针要按推荐剂量注射不可加量,正常情况下每天消耗8-12毫克铁元素,如有必要在第10天时再注射一次。
十、哺乳舍工作的重点目标:
哺乳阶段的目标管理是整个生产目标管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妊娠)的延续,在保证提供充足基数的两个阶段是极其脆弱的两个重要管理时段,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必须清楚哺乳段的管理目标,及目标管理的重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保证目标的如期完成!
目标重点 | 断奶发情率 | 平均窝重 | 断奶成活率 | 公斤增重消耗 |
管理标准 | 80% | 70kg | 92% | 9.47 |